“清明-铭记” ——继续教育(社会美育)学院开展先辈墓前上党课与悼念活动

作者:学工办 编辑:严炜烽 发布时间:2023-04-01

    “桃花不比英雄血,丹青却指华夏名”。时值清明前夕,莲花止语,风雨间歇,为缅怀先师,弘扬革命精神,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激发爱国情感,努力学习和践行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3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社会美育)学院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学生代表前往潘天寿纪念馆及夏朋烈士墓上党课并开展悼念活动。

本次党课由学院党委委员、学工办主任、学生支部书记张楠同志主讲。张老师在潘天寿墓前,结合潘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影响力为在场学生展开讲授。潘天寿(1897-1971年)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四大家”,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先生对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对美术教育事业始终并重,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他是现代中国画教育体系的奠基者,一生都在为中国画争取世界地位,希望新时代的中国绘画,依然能够毫无愧色地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屹立于世界艺术之巅。其次讲解了潘先生的文化观、民族观、国际视野与使命担当。在中西视野方面,1923年,潘先生经师友介绍来到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教师,讲授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课程,第二年与褚闻韵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国画系,正式开启一生的中国画教育事业,为传统书画教育模式转型、现代中国书画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探索和实践。在艺术救国方面,1928年,受聘为国立艺术院——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的中国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开辟了中国美术学院“为艺术战”的先河。学校抗战南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潘先生始终不忘社会美育理想和国家使命担当,带领学生全力进行创作、学习与实践。在文化艺术的“高峰意识”上开启了全面的民族文化的自觉1957年后,潘先生先后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务,同时进行一系列中国画教学改革,为中国画的独立发展争取机会与身份。同时提出了“两大高峰”、“拉开距离”、“两端深入”等重要学术观点与文化方略,铿锵有力地表明了中国画应该坚持走自己独立发展道路的伟大主张与文化立场,为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夏朋烈士墓前,张老师讲解了夏朋烈士的生平与革命事迹。夏朋,原名姚馥,出生于1911年。由于家庭条件优裕,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近代西方文明。有了家庭得天独厚的条件,聪明伶俐的夏朋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擅长弹琴,具有颇高的艺术天赋。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雕塑系,入学后就积极追求进步的艺术思想,并成为了当时进步艺术社团“一八艺社”的骨干,以“艺术为人民大众”作为建社发展口号,先后创作了《清道夫》《四等车厢》等一系列木刻作品,以不断唤醒民众的意识,号召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斗争。1930年的6至7月间,夏朋来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执行委员之一,开始投身革命活动。同年秋天,她又在杭州葛岭秘密加入了共青团,次年正式成为中共党员。在鲁迅先生的直接教育与影响下,选择以木刻为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阴暗,歌颂劳苦大众的勇敢。面对着外界敌对势力的残忍迫害,夏朋凭借这对真理和信仰的坚定,始终选择坚守共产党人的立场和气节。1935年1月被国民党杀害,夏朋“以犀利的艺术和年轻的生命为武器的灵魂”就此逝去,年仅24岁。她用行动化为长夜里燎原的星火,用信仰的力量诠释了时代青年之价值。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其不懈奋斗、英勇献身之大无畏精神,以“优秀学子和民族英雄的形象” 依然指引着我们勇毅前行。

党课结束时同学们分别再次三鞠躬向我们的先辈与英雄学子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本次学院先人墓前上党课与纪念活动旨在深切缅怀先生与学长,铭记历史,扬传统之遗风、承先生之厚德、弘同学之心行、振青年之正气。每位参与党员与学生代表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内涵、时代价值以及潘天寿先生所独具的人格魅力与文化感召,并且更清晰地感受到作为国美学子、华夏儿女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爱国爱民、践行民族复兴之责任、使命与担当。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I 浙ICP备05014581号-1